——我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和社会工作的发展工作纪实
习总书记说民政事业是“菩萨事业”。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不断加大发展专业社会工作推进力度,将社会工作人才纳入了国家主体人才队伍,把发展专业社会工作写入了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政府工作报告等130多项国家政策之中。岁月如梭、光阴似箭,如今,我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和社会工作的发展已走过12年的历程。
2017年10月,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王文涛在历下区甸柳新村街道第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视察工作
2005年,市民政局在全省率先成立市一级社会工作行业协会,2007年启动社工人才队伍试点工作。目前,我市有近50家社工服务机构,专职社工500余人,组建近200个项目组在社会治理、社区党建、慈善救助等领域开展专业服务。自2012 年起,我市积极探索社工岗位服务向项目化服务转变,不断向理论研究、社工实务、专业督导、项目评估等方面拓展。截至2017年底,全市累计投入近亿元,用于向民办社工机构购买服务。同时,连续八年举办免费考前辅导班,累计服务一万余名考生。目前,共有4015人考取社工职业水平证书,居全省首位,全国前十。
我市充分运用驻济高校社工督导团队、全市社工专家委员会及国内外著名学者等资源,举办培训班、专题讲座、工作坊等,每年组织社工继续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全面提高广大社工的专业素质和实务技能。围绕社区治理、开展社区融入,探索出历下“全科社工”、槐荫“网格社工”等服务模式,推进社区管理的精细化、服务人性化。通过品牌策划、项目运作、规范管理、标准服务,打造出一大批各具特色、社会认可、群众赞誉的社工服务品牌。在扶贫济困领域,有“社区家友站”弱势家庭综合支援项目等;在灾害救助领域,有“危难有伸手”社区减灾抗灾能力项目等;在扶老助残领域,有“银龄安居计划”空巢老人居家安全项目等;在志愿服务领域,有“微能量联盟”服务项目等。2017年,根据民政部“牵手计划”部署,赴山西壶关、娄烦等扶贫开发重点县结对帮扶,推动我市社工专业力量在脱贫攻坚中发挥更大作用。
同时,积极承接民政部、李嘉诚“大爱之行”、团省委等项目,并屡获嘉奖,先后获得全国社工人才建设试点基地、全国社工服务示范地区、示范单位和“全国先进社会组织”。2 人被评为“中国十大社工人物”,有20多人被评为“中国最美社工”、“中国百名社工人物”,有25人和17人分别被授予第二届“齐鲁和谐使者”和首届“泉城和谐使者”。
2017年,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忠林察看社区组织孵化、“智慧社区”服务平台建设情况
随着我市社会工作的发展,通过各社工机构、服务单位的网站、微博、微信等宣传平台,采取开辟专栏、印发专刊、社区展板等形式,并邀请新闻媒体参与体验,让专业服务走进基层、深入千家万户,“有困难找社工”已成为许多群众的共识。现在走进甸柳、舜玉等社区,能听服务对象熟络地叫着社工的名字,并频频点赞社工活动。最初社工服务于社区或老年人,如今服务的领域、内容和形式更加新颖。市殡仪馆生命教育服务开展“若是离别”体验式小组活动,由社工团队和大学生共同演绎,让参与者如临其境的获得尊重生命的真实体验,也让现场许多观者落泪感慨“生命无常,一定要珍惜”。社工们扎根基层,无怨无悔,使各领域服务更加贴近百姓、深入家庭、融入社会,为济南社工事业踏上新征程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我市社工服务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以党建统领全局,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市一级成立社会组织党委,在民办社工机构成立近20个党支部,先后获“红旗团委”、“优秀共青团员”等。全市有近1/3的专职社工是党员,党建成为推动社工发展的红色引擎。积极将社工服务与社区基层党建相结合,推出“灯塔润心”、“铸魂耕心”党建社工品牌项目。
新时代呼唤新作为,新思想引领新发展。面对全市社工人才队伍建设和社会工作蓬勃发展的新态势,社工同仁将始终遵循“助人自助”服务宗旨,自觉地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针,肩负起新时代使命和担当,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好地助力“泉城”新时代建设!
2017年7月,副市长王桂英调研历下区服务项目,市民政局党委书记、局长张洪武陪同调研。
山大路街道“先锋领航”党建社工服务项目充分发挥街道党工委领导核心作用、党员志愿者模范带头作用,探索社工服务与党建联动新模式。“五分钟微党课”利用手机微信平台及时发布党建基础知识、领导人系列讲话、国家发展、党史故事等200余次;主题党日组织“党员创城”、“老党员讲故事”等活动;街道机关党员、两新组织党员包联社区,共驻共建共创文明城,有300多人次参加,其中党员200余人。同时,项目与山东大学的大学生党支部、社团共同开展“山东大学先锋志愿者服务队”进社区活动,以提高辖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全力打造山大路街道辖区内的和谐社区。
福利院老党员回顾“生命故事”
青年东路社区“相伴成长”项目专为单亲、流动和隔代教育的儿童提供服务,社工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社工姐姐/哥哥”。每周孩子最开心的就是到社区活动室,这里有社工们精心准备的手工课堂、亲子时光、历奇游戏。四年来,项目常更新主题,让上百名孩子和家庭收获了成长和欢乐。今年“童行聚力”项目更加关注孩子人内在成长,重点聚焦于“公益”,引导孩子制作小手工,鼓励到公益集市上义卖,再把筹款用来看望社区困难老人。项目每年组织活动60余次,150多名孩子参加,充分利用社区社会资源,搭建平台,实现了家庭、学校和社区的有效互动,为孩子成长提供多元支持。
社工组织留守儿童参加暑期趣味小组活动
历山名郡社区“众YI空间”微社团培育项目在2017年首届全省社区社会工作项目大赛上一举夺魁。项目利用四个“YI锦囊”系统解决了社区党委政治引领、社区居民需求多元、社区服务精细分类及驻区单位和谐共融的社区治理难题。“众议汇”通过参与式需求调查为社区“把把脉”;“众易慧”通过团队创意活动让社区“露露脸”,并建立了“益网情深跟党走”微信党建志愿服务平台和7个微社团服务平台,注册会员4500人,每年有近20个项目被认领,激活社区治理现代化活力,形成“四社联动”+社会资源库发展模式。共提供了14大类500余项优惠免费服务,打造了10余个社区特色品牌,开展了1500课时特色课程,服务53000人次。
社工开展儿童手工小组活动
纬一路社区“幸福魔方”贫困长者安全防护项目,以“长老之需、服务所在”为宗旨,通过入户访谈、调查问卷、社区推荐等方式,甄选辖区70周岁以上低保、低保边缘等贫困老年人80人,以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和个人在社会福利服务领域的协同参与,采取危机干预、物质资助、心理辅导和社会支持等方法,提升长者心理、生理和居家安全环境状态。一年内免费为贫困长者安装卫生间一字把手90个、改造坡道50个、发放防滑垫50个,开展安全活动23场。刘阿姨逢人就说:“多谢幸福魔方帮我装上卫生间一字把手,原来得用拐棍勾着下水管才能起来,摔倒过好几回,现在蹲下起来就方便安全多了!谢谢政府啊!”
社工给老人送节日祝福
流动人口城市融入支持服务项目是依托流动人口社区活动中心开展在地化服务的社工项目。服务对象主要是流动人口中的低收入外来务工家庭,特别是有随迁儿童的家庭。项目通过社区关系的建立、基础服务的提供,充分挖掘了社区社会资源,建立了稳固的社群关系,形成了良好的口碑品牌。累计直接受益人数达1150人,间接受益人数达1860人。项目第二周期,基于资产建设的视角和分析框架,针对服务对象的发展性需求,开展社工实务、行动研究与政策倡导融合一体的整合性干预服务,促进流动人口融入城市,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和政策服务创新。
团市委社工走进十艺节场馆建设者解答农民工遇到的权益维护问题